庚子年《中醫治武漢肺炎NCP》中醫亡中華民族名存實亡
發布時間:2020-02-22 08:56:19瀏覽量:
中醫亡,則中國文化亡,文化即亡,則中國名存實亡!決非聳人聽聞!
近日一篇關于中國傳統醫學的文章又在社交媒體上流傳。本文是國際中醫協會原名譽主席、創建者曼福瑞德·波克特(Manfred Porkert),在十余年前參加中國科技信息所主辦的“中醫藥發展戰略研討會”后,接受《科技中國》的采訪。德國教授對中醫的熱忱和敬畏,遠遠超過從高層到平民的中國人。
我們被捆綁了。大災難面前,中國人是該掙脫鎖鏈的時候了!我們是該覺醒的時候了!為方便閱讀,摘要如下:
“在現代醫學(西醫)中,絕大多數是原始科學的知識,只有一小部分是精密科學,其中還有較大的偽科學的成份。與此相反,中醫除了還有一部份是原始科學和偽科學的殘余外,就絕大部分或者主體而言,應當稱得上是精密科學”。
“中醫是一種內容最豐富、最有條理、最有效的一種醫學科學。從根本上說,西醫學還只是一種典型的生物醫學或動物醫學,還遠沒有發展到真正意義上的人類醫學。它將針對老鼠的實驗結果應用于人類。須知,人類與老鼠畢竟有天壤之別啊。當然,西醫在物理、化學方法基礎上發展的醫療技術是很可貴的,但技術與科學是兩回事。”
“西方醫學已進入方法學的死胡同,它不能像中醫那樣對個體機能失調作出精確的、特異的判斷,并進行治療。西醫盲目用藥的現象很普遍,動不動就用抗生素、激素,經常服用很容易造成藥物依賴,破壞人體自身的免疫力??股?、激素的濫用,使高血壓、心臟病、血栓等等病癥隨處可見。如果不了解西醫,我就沒有資格批評西醫。”
“中國自己把自己的寶貝當作垃圾忽視甚至丟掉了。這是令人十分痛心的。”
“中國的有關主管部門和許多醫生,表現出不可理喻的民族虛無主義,不承認自己民族醫學的科學性,不認真評價并確定中醫的價值,一味追求時髦,用西醫的標準和術語改造中醫,扼殺中醫。在中國,對中醫的歧視處處可見。中國的西醫師有157萬人,中醫師只有27萬。在綜合醫院中,中西醫的比例約為1:9甚至5:95。”
“中國人應該克服文化自卑感,理直氣壯地弘揚自己優秀的傳統文化,大力宣傳和發展中醫中藥學,要在世界范圍內為中醫中藥“正名”。中醫是成熟的科學,不是經驗醫學,更不是偽科學。”
“中醫的確不是西方標準定義的科學,更不僅僅是治病的技術,說它是科學和技術顯然都貶低了它,因為它超越并包容科學技術。”
“中國是文化的中國,數千年來以文教化四方而少有武力征服;而中醫承載著中國文化的核心——道。“
“中醫亡,則中國文化亡,文化即亡,則中國名存實亡!決非聳人聽聞”!
中醫的確不是西方標準定義的科學,更不僅僅是治病的技術,說它是科學和技術顯然都貶低了它,因為它超越并包容科學技術。 它既是形而上之道,無形無象,通天達地;又是形而下之器,有形有象,醫病救人,同時也是一種滲透于東方世俗生活的文化、哲學、藝術、價值觀,甚至就是一種美的生活方式。我相信,學了中醫生活一定會更美好,所以我以為每個中國人都該學中醫?!饵S帝內經》、《道德經》、《易經》的經典語錄應該直接進入大中小學的課本,因為這些都是中醫的源頭。試想,你即使不給人治病,學了中醫也能給自己養生保健,這也是積德行善,因為你減少了自己的痛苦,也就減輕了親友的麻煩。
中醫與儒釋道共同構成了中國的核心文化內涵,對道的追尋令它們異曲同工。無論皇家的正統學說還是民間的世俗文化都與天人合一、陰陽五行之道密不可分,而中醫兼俱道與術之特征,并徹底融入世俗生活,且雅俗共賞,所以不僅人人皆可學習中醫,進一步努力還可成為業余郎中,事實上這也正是中國從古到今的一種現象,一種典型的中國特色。中醫還有個現代特色,就是當今的許多中醫名家是學了西醫后再學中醫而成名的。中醫自身的特色也造成了中醫來源的廣泛性和多樣性。
從古到今,大凡文人騷客都略通歧黃之術,販夫走卒也會些治病的獨門偏方,至于武林人士和道家人物,則十有八九都懂些醫術。這不僅從曹雪芹的《紅樓夢》和武俠小說中可以領略,而且在生活中隨處可見。元代名醫朱丹溪四十四歲才開始學醫,典型的半路出家,一不留神成了名醫;上海名醫陳存仁寫的《我的醫務生涯》,披露了更多由文而醫的神人,茲略舉一二:惲鐵樵,上海名醫,商務印書館《小說月報》主編。因長子病故,遂發憤學醫,后正式掛牌行醫。其主要著作22種,另有《鐵樵函授醫學講義》;陸士諤,上海十大名醫之一,早期鴛鴦蝴蝶派小說家,主要小說有《馮婉貞》、《新孽?;ā返?,醫著有《醫學指南》、《士諤醫話》等,編著的醫書有《葉天士醫案》、《葉天士秘方》等。由此可見,從古代到1949年,醫者與文人之間并無明確界線,誰若想更進一步成為懸壺濟世的郎中,就可專門拜師學醫,出徒了就可成為當時的專業人士。
學中醫最好是以師帶徒的方式在實踐中學習,我所看到和實踐的結果都證明了這一點。其實東方的學問和技藝都是如此傳授的,如練武、習文、學戲、下棋、繪畫、彈琴等等。若無師,那就先尋師,師肯定可以找到,只要你心誠。此外,醫書也可成為半個老師!舊時的中醫教育是一種開放的體系,無任何門檻,誰都可以學,因為它低可用于修性養生,中可用于治病救人,上可用于悟道得道。但是你究竟能否成為好醫生,能否悟道,只能取決于你的醫道和醫德,決不取決于你的文憑和廣告。
再說,中國幾千年來壓根兒就沒有中醫文憑這東西,中醫高人是師帶徒的結果。如此看來,中國學醫的舊制和習慣法其實是一種比科舉制度和現代考試制度更先進的人才選拔體制,讓社會成為最大的考場,頗有道家無為而無不為的境界。大朗陵園。
有人說江湖醫生騙人,世上也的確有這種江湖騙子。但那個行業沒騙子?我們一生中真正上當受騙的悲劇是因為江湖醫生嗎?誰也不從中醫教育和體制上找原因。中醫高人都被消滅了,當然只有庸人和騙子當道!我以為,人世間的種種職業中,唯獨醫生最難騙人,因其結果只有兩種:有效和無效。而絕大多數誤人生命的究竟是江湖醫生還是某些正規醫院,相信大家心知肚明。
政府無為,各類人才就會自然成長,大有可為。這也是為什么中醫自古就有如此多的流派的原因之一,再加上各地氣候不同,物產各異,更加造就了各地、各類風格不同的中醫方法,所以中醫的天性就是充滿個性的,多元化的,它與西醫從一開始就走的不是一條道。人類返樸歸真的趨勢與中醫的本質有種天然的契合,中醫本身就可以直接成為我們的一種生活態度和生活方式。所以,在當今科技發達醫療倒退的情形下,我更建議人人學點中醫,多少不限,總之都會利人利己。再說,這也算恢復了一種古風,一種失傳很久的中國特色。
不知何故,中醫專業是按理工科招生的。其實這是個地道的文科專業,甚至可以歸為藝術類,唯獨不應歸入理工科,這大約也是官員們一心向往科學的結果。中醫無論從文字、醫學、歷史、哲學、藝術、玄學等各方面看,都是與中國文化聯系最緊密的“學科”,因為其中充滿了道,所以有文科天賦的人學中醫比理工科天才更得心應手。我將認識中國字的人都稱為文人。作為一名文人,我學中醫是對傳統文化的興趣所致。文人識字,所以可以先讀醫書,書就成了第一個老師。我就是這么開始的??上г谌碎g做自己感興趣的事不易,摧毀自己的興趣倒不難。我堅信只要真心學醫求道,自會碰到有緣人。果然,當我真心誠意地尋找學醫的師傅時,他們就一個個出現了,有的在鄉下,有的在城里??此颇阍谡宜?,實際上他也在找你,有緣之人遲早會碰面。
中醫內容在很多人眼里就是中藥,其實中醫的內容之豐富超出我們的想象。僅從大的方面就可分為內治與外治,而外治的內容更豐富多彩。只要搞通了中醫的一法,就容易觸類旁通,治療方法多了,就能不拘一格結合運用,哪種方法適用就用哪一個。關鍵是必須跟著師傅在臨床實踐中學習。從實質上看,中醫不是治病而是治人,其法在于調節陰陽平衡,故凡調節陰陽平衡之法皆為中醫之法,其法并無高下之分,端看那種法更合適。從廣義上講,中醫之法亦是治國之法。所以“不為良相便為良醫”之說很有道理,因做良相與良醫之道相通。
中國是文化的中國,數千年來以文教化四方而少有武力征服;而中醫承載著中國文化的核心。故曰:中醫亡,則中國文化亡,文化即亡,則中國名存實亡!決非聳人聽聞!
過去幾年中,我遍訪各地各類中醫人士,其中有民間的也有學院派的,有城里的也有鄉下的,有道士也有和尚。在尋醫訪道過程中,我常常碰到一些人對中醫憂心如焚,尤其對“中醫不科學”的說法表現出極大的憤怒。這時我會津津有味地說:如果有人說中醫不科學,那您就該說,對,中醫當然不是科學!說中醫是科學實在貶低了中醫,因為中醫是超越科學并包容科學的!何故?中醫給中國人醫了幾千年的病,既有神奇的療效,又有系統的理論,能說它不真嗎?可是當今最先進的科學理論也無法解釋中醫的理論和療效,只能說明科學有局限,是中醫的發展提前超越了科學。以科學為標準衡量中醫本來就不對。什么是科學?其定義至今眾說紛云。早期人類對自然和自身的認識通稱為哲學,到后來才分科別類,是謂科學,亦即分科別類之學問,它只是建立在古希伯萊文化和古希臘文化傳統上的一種探索真理的方法,并非終極真理。中醫、佛學、道學、神學不也是探索真理的方法嗎?
可以肯定,關于醫學的爭論必然導致文化的爭論,因為中醫不僅關乎醫學,而且關乎文化。西方有人認為文明的沖突不可避免,的確如此!只是中外文明的沖突還未在國際上展開,卻首先在國內引發,因為西方在中國的代言人勢力太大了!此乃五四運動以后中國極端的西化教育所賜。文明沖突的國際化遲早會到來,西方擔憂中國崛起,其實質是擔心中國文化的崛起。其它國家并無本土醫與西醫之爭,因其本土醫學在早期的文明沖突中已經消亡,惟中醫承載東方文化而傲然獨立于世。其它國家雖無醫學之爭,卻以宗教等其它形式與西方文明產生沖突。若沒有文化爭論和沖突,說明該本土文化已經消亡或被同化了。
中醫是不是科學,中醫有沒有療效,中醫應不應當廢除?這些問題在中國爭論不休已有了百年時間。
1860年以前中國尚未接觸西方文化,全體中國人幾乎是東方文化思維方式。鴉片戰爭失敗使不少國人失去了民族自信心,從清政府迫于洋務需要開始,至1919年的“五四”運動被稱為新文化運動,喊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號,加劇產生了傳統文化自卑,自暴自棄。西學東漸使中國教育全盤西化。尤其是1966年文化大革命一場浩劫,東方文化思維模式更加速了消亡。
今天國人已嚴重西化,蓮花公墓思維模式基本上是“西方科學主義”,已不知“東方文化的思維模式”為何物?研究中醫、掌握和理解中醫精髓的人越來越少。將原不神秘的中醫神秘化了,甚至成為有問題。中醫反而退步了,越來越像巫術,甚至成為某些聚財之路,中醫騙子越來越多。今日醫院多是庸醫,大德既虧,技藝已末,又多不足半瓶之醋,很難治好病。今天,中醫的子孫不出息,出現不少中醫庸醫的事情,招罵正常。但由此否定一個幾千年的文化、或整個中醫,非常不理智。
中醫也不是不能反,中醫有的方法也被中醫界自己否定了,比如煉丹,明朝李時珍時就否定了。中華文化因百家爭鳴,百花齊放而博大精深。中醫如果象很多人所說“偽科學”,中醫為何又有如此頑強的生命力?全盤否定或肯定都是不科學。
事實上,今天人們從未真正理解這個宇宙世界,只是習慣了西方科學主義的思維定勢,盲目自大,意識不到人類自身的局限性。今天,我們看到的世界僅僅是整個世界的5%。就將已知的結論,或西方實證科學當作是絕對的真理去衡量一切,也是迷信。從而很難理解在所謂科學的認知范圍之外,還有廣大的未知領域。無法理解中國古圣賢對這些未知領域的關注。無法理解中醫等一門深奧的生成演化復雜系統科學,無法理解中醫不僅僅是一種理論思想,同時它還是一種文化和行動。
譬如,屠呦呦及其團隊的青蒿素研究成功,正是基于對傳統古典醫藥典籍的崇信,中華文化“和而不同”,海納百川的包容精神、終成找到中西醫結合的新藥思路。把屠呦呦獲獎歸中醫或西醫,只會陷入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無益爭辯旋渦中,不僅不利于醫學的發展,對中醫也是一種傷害。因為,真正中醫人是很有醫德,為戰勝疾病,不排斥現代醫學,或傳統西醫。也明白現代醫學是實證醫學,很進步,量化精確??窗Y療疾很及時、救急,不延誤病情。好的中醫師也必須通曉西醫,取長補短,才能滿足廣大患者的需求。
人類很多文明,常常誕生于思維模式,古今中外在思維模式上有很大的差別。東西方文化是兩種不同的文化系統,各有其系統的邏輯思維。你用西醫理論來套中醫理論,當然會感覺不嚴格。但反過來也一樣,你用中醫理論去套西醫理論,則認為西醫理論仍有缺陷不完整。猶如在宏觀領域,量子理論就是“偽科學”;在微觀領域,牛頓定律就是“偽科學”。但是在各自的領域,它們都是真科學。
五四時期“救亡壓倒啟蒙”中,那些反中醫、反傳統的人是為了更好吸取西方科學(如西醫)、民主等人類文明,為國家民族進步富強,突破長期閉關自守、思想壟斷,突破重重壓力不得以而為之的矯枉過正,是可以理解,還是有積極作用。很多人反中醫并不見得會反中華文化,像一些國學大師梁漱溟,章太炎、陳寅恪也反中醫,但沒反傳統文化(如儒家文化)。
現在反中醫反大都也反傳統文化者,缺乏民族自信,數典忘祖。這種現象如果不遏制,可能會把長期清洗摧殘還尚存痕跡的中華文明繼續夷化,中華文明遲早會被玩完。而且,反中醫不僅不利于解決傳統醫學與現代醫學關系,醫學的進步發展,更不利中華民族復興和崛起!
因為,中華文化之所以博大精深,就在于《易經》的哲學思想博大精深。自古以來即素有“群經之首”、“百家之宗”的美譽。中華哲學和文化創發之始首推《易經》,也是老子、孔子、中醫等諸子百家思想的總源頭。中醫與儒釋道共同構成了中華文化內涵,對“道”的追尋令它們異曲同工?!饵S帝內經》奠定了中醫學的基礎,是醫學“道”。中醫追求的是道,道法自然,順應天性,是形而上的東西。對人體疾病了解透徹的人也必須根源于天道變化的規律?!兑捉洝?、中醫與儒釋道就在中國人心中,因為他是一種精神 是一種文化 一種信仰,日用而不知 周行而不拮。
中醫哲學思維體系與中華文化是一脈相承的。 "醫理源于易理",“醫易同源”是指醫理與《易》理同源于事物的陰陽變化。所以"易具醫之理,醫得易之用"。說明醫易是一脈相承的,古人所說:上醫治國,中醫治人,下醫治病的道理。 幾千年歷史中,“醫易不分家”,信仰的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思想。“不為良相便為良醫”,達則兼濟天下,出將入相如黃帝、伊尹。貧則獨善其身治病救人如華佗、扁鵲一般。大夫在古代是一個官員的職務,所以有上朝治國,下朝治病,都圍繞國,人,病展開,三個層次方面不同而已!
大醫孫思邈說:不知易,不足以言大醫。 中醫的精華在于它的系統哲學思維體系??梢哉f,不懂得東方哲學系統思維體系,就很難理解“黃帝內經”里面有博大精深的內涵,傷寒熱濕學說,人體經絡學說,臟腑功能學說等中醫學說。這樣中醫師頂多是普通“技工”水平,難于達到“技師”、“工程師”和科學家、藝術家?,F實中的中醫人對《易經》到底知多少?今天中醫衰敗了,不是中醫不行了,而是人不行了。
中醫除了具有醫學科學的屬性外,還具有鮮明承載著中華文明文化。醫者仁心!中醫用微小的成本,維護了整個民族的健康與繁衍,從而成功避開了歷史上在歐美流行的黑死病、航海敗血癥、鼠疫等等,確保了中國人口在歷次戰亂、變革、種族入侵等情況下依舊能夠穩步增長;傳承保證了中國古人的道法自然,順應天性,與自然和諧共處“天人合一”的理念,共同促進倫理道德的進步。
傳統文化是一個民族的根和精神支柱,一個不尊重和不敬仰自己祖先的民族,是沒有根基和凝聚力的。世界上沒有哪個民族是靠否定自己的傳統文化,羞辱自己的祖先羞辱本民族的文化崛起的。南懷瑾先生曾說:“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亡國都不怕,最可怕的是一個國家和民族自己的根本文化亡掉了,這就會淪為萬劫不復,永遠不會翻身。”
中國雖歷經三國、南北朝、五代、民國種種分裂,終因中華文明文化之理念已深入炎黃子孫之血脈中,然而終能一統者。猶太人的國家早已滅亡2000多年,但其文化傳承至今,所以,又復國,建立以色列。相反,埃及是世界聞名古國,今天的埃及人奉行的是阿拉伯文化,早已不是建金字塔的埃及人的文化了;古老的瑪雅民族一樣,隨其傳統文化的消失而煙消云散。
中華民族的復興,必須走出誤區,必須植根于中華民族的哲學上,重鑄中華魂! 否則,既便是“康乾盛世”的繁榮,也僅是歷史的長河中曇花一現,重復著中華民族的血雨腥風的輪回!因為,今天如果站在滿族人角度看,今天滿族的衰落,恰恰跟清朝燃燈寺公墓“康乾盛世”的繁榮有直接關系。因為康、雍、乾為了統者者利益,為了“康乾盛世”的繁榮而實行漢化有重大關系!
中醫讓中國人不絕種,更讓中國文化不斷層。中醫亡,則中華文明亡,中華民族名存實亡!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