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弟徒弟三年奴婢:成都白塔山公墓投師學藝的規矩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0-01-16 14:03:18瀏覽量:
安親網參師時的待遇一般較學徒高。學徒熬滿3年后,如果師傅同意滿師,學徒照例就要敬神、酬師,大辦“出師酒”,請幫內有名氣的人參加,俗稱“打響遍”。徒弟給師磕頭,送衣帽鞋襪給師傅、師娘,感謝師愽的教藝之恩,師傅則對徒弟說些祝愿話,退還投師文約。而無錢謝師的,不能算“出師”。
舊日百工藝行皆有學徒,投師學藝有種種規矩。學徒學藝投師,首先要有“舉薦人”學徒如有差錯,舉薦人要負責。其次,師傅對學徒有各種巧妙的考試,看徒弟是否機靈。如師傅試刀,徒弟要趕快端水送磨刀石;師傅以手抹嘴,意為口渴,徒弟要馬上送茶。有的還要考徒弟是否具有學習本行道的素質,如理發業學徒投師時,師傅請學徒吃豆花飯,看徒弟能否順利用筷子把豆花整塊夾起,毛手毛腳的人當然不行,師傅便婉言拒之。
而商店往往故意把錢幣放在某處,檢驗學徒是否可靠。有的還要干上一兩月,師傅才同意立約收徒。此后便寫“投師文約”,主要寫明學藝時間待過,以及守店規等,還要寫明“任隨師家管束教誨,不得東游西蕩”“生瘡害病,自行料理,人走人亡,與主無涉”。成都白塔山公墓,祝望山公墓,成都真武山公墓。
寫好投師文約后,學徒備豐美酒席,請師傅、師伯、師叔、舉薦人、證人等赴宴,學徒焚香敬神,給師傅送上酒、肉、面、糖等,再給師傅磕三個響頭,即算拜師。一些小手工錐坊的老板自身并無技藝,雇工匠做活,學徒仍拜老板為師傅,學藝則靠工匠傳授。工場、商店對學徒有種種規定,如嚴禁賭博,衣褲不許貼荷包等,要求極嚴,有的近于苛刻。學徒投師后,一般先要做雜活,到第二年方正式開始學藝。
手工場、商店的學徒最苦,不僅要煮飯、挑水、做粗活,有的還要幫師娘帶小孩洗尿布、涮馬桶,還免不了要經常挨打受罵,人稱“徒弟徒弟,三年奴婢”。但學徒為求薄藝,只有忍氣吞聲。泥木石工學徒隨師學藝,師傅有活路做時跟著學,沒有活路時就無溏學,有的還可暫時回家。徒工學藝,師傅往往只傳授一些基本技能,要靠徒弟自己揣摩,所謂“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各投師學藝一般是3年,即常說4吃滿七十二個牙祭”的時間。
在這3年中,師傅只包學徒伙食,付給徒弟少許衣、鞋錢和剃頭錢,逢年過節時給點喜錢,不付工錢。工匠的徒弟出工的工錢,也由師傅得。3年學藝期滿后,有的還要“跟三年”才能獨立謀生,這個時期,處于半徒弟半工匠的地位。此后有的還要“幫三年”,“幫”時就按工匠待遇了。這以后即可自由行動,當然也可繼續留下。一些行道還有“參師”習慣,即在一家出師后,因手藝差,就業困難而另投他師。
參師時的待遇一般較學徒高。學徒熬滿3年后,如果師傅同意滿師,學徒照例就要敬神、酬師,大辦“出師酒”,請幫內有名氣的人參加,俗稱“打響遍”。徒弟給師磕頭,送衣帽鞋襪給師傅、師娘,感謝師愽的教藝之恩,師傅則對徒弟說些祝愿話,退還投師文約。而無錢謝師的,不能算“出師”。
泥木石工、飲食業等行道的學徒滿師后,師傅要送給一套工具。學醫的徒弟滿師后,還要跪在藥王菩薩面前盟誓,“不得借端報仇,毒藥殺人,看病不分貴賤,不分遠近,不調戲婦女,不得背師叛教”等等。學徒出師,仍然不能違背師傅意愿,不能得罪師傅,逢年過節和師傅生日,徒弟要送禮物問候。
建國后在泥木石工等行道中,仍有投師學藝的,但種種陋習逐漸消失,而拜師、滿師等習俗仍保存下來。手工作坊、商店等被改造為國營、集體所有制后,投師學藝也就不存在了。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