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燃燈寺公墓:四川建房上梁的習俗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0-01-16 13:55:50瀏覽量:
建造新房,是農村中的大喜大慶之事,都在熱熱鬧鬧中落成。舊時建房首先要請陰陽先生看地、擇期,陰陽先生根據“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山管人丁水管財,榮華富貴水上來”等要訣,東瞧西看,選定坐向,避免“沖煞”,并擇黃道吉日,破土動工。動土之日,要用雄雞、刀頭(一塊煮過的豬肉)作祭品,敬奉魯班,方可開工。然后挖基、砌墻、上梁、蓋瓦。其中數上梁最講究,也最熱鬧過去的住房大多系穿逗框架房屋,是在房柱之間用梁木相連支撐屋頂的。
把梁木逗在梁柱上,謂之“上梁”,亦稱“抬梁”“斷水”等等,這是建房中最重要的工序。上梁要選黃道吉日,舉行隆重的儀式。用3塊紅紙,分別寫上“福”、“祿”、“壽”3個字,貼在梁上,福字在中,祿字在左,壽字在右。另外還要把寫有諸如“黃道吉日”、“太公在此”之類的紙貼在柱子、橡子上。成都燃燈寺公墓,成都鳳凰山公墓,祝國寺望山公墓。
恩親網梁的中央拴上幾個銅錢,錢上掛著紅布塊。一些地方則是把當年的歷書用紅布包好,再用銅能把紅布的四角釘在梁上,梁兩端打個槽子,將鹽茶米豆(有的還加銀元)放入槽子里,用紅絲線纏好。傳說從前一家蓋房時,因瓦匠和木匠一時粗心大意,正單料下短了一點,待到上梁,這邊拉過米,那邊找過去,菜就是放不好,這時魯班師傅路過此地,見狀便拿起鋸子,把大梁一下鋸成兩截,再往墻上一擱,不長不短,正好合適,只是梁的中央留下個破綻,魯班但解下身上的紅寵,往中間一掛,遮住了破綻。后來人們建房時,就都在梁中間掛上一塊紅布。
上梁這天有如婚嫁壽慶一樣,運近親太都來祝賀,送上對聯、字畫、木區、鏡屏等賀禮,主人要設宴招待。吊梁時,石工在左,木工在右。先由木工掌墨師祭神,請祖師爺魯班就位,然后由石工掌墨師念“吉利”(吉祥的話):
一根絲條軟如棉
我今拿來黃龍背上纏
左纏三轉生貴子
右纏三轉出狀元
你也纏來我也纏
纏個文武雙狀元
念完后即上梁,此時鞭炮齊鳴,木匠念念有詞,說著吉祥祝賀的四言八句,指揮大家把梁扯上去。有些地方還要唱“上梁歌”,向主人祝賀。
在川東土家族聚居的酉陽、秀山,蓋房習俗又有不同。土家人把建房叫做“起新屋”,屋架做好排列在地上時,就要吹吹打打,燃放鞭炮,人們有次序地在每架梁上走一遍,高唱“踩梁歌”,俗謂“踩列子”。在梁子中間要畫一個紅黑三色的太極圖,放上葉、紅米,用紅布包好,謂之“包”到上梁這天,由木匠念著吉祥詞,在嗩吶、鑼鼓、鞭炮聲中,連聲高喊“起呀,起呀!”這時大家興高采烈地唱起“上梁歌”,直到把梁架好。接著舅家或妹夫家把紅綢懸掛在梁上,梁上的人將“拋梁粑”扔下,“拋梁歌”又唱起來了:“團蘇一盆拋墚粑,講起拋梁笑哈哈,前三后四我不講,今日給主拋棟梁……”,下面的人即蜂擁而上,爭搶拋梁粑,搶的人越多越好場面甚為熱鬧。隨即主人大擺酒席慶賀。
房子蓋好后,要擇吉入室,一些地方還時興“訂大門”即選定吉日將大門釘上,用4寸見方的紙塊,寫上“開門大吉,諸般順遂”8字,貼于門縫,門內外各可人,內問外答,說些吉利如意話,方開門進屋。在川西農村新房修好后,要架新鍋,用新灶燒煮飯菜,擺九大碗,宴請親朋好友,人稱“鍋底”。這些習俗在過去極盛,現在有些地方也不大講究了,但親朋好友前來幫忙慶賀,主人要大宴賓客等仍很盛行。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