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龍寺公墓見聞錄:恩陽奇特的喪葬禮俗
發布時間:2019-12-24 19:42:31瀏覽量:
喪葬禮俗為“喪禮”和“葬禮”的統稱。在古代“喪禮”為“兇禮”,“葬禮”為“吉禮”。喪葬也是人生三件大事之一,它與婚禮同等重要?;槎Y為“紅事”,“喪禮”為“白事”。喪葬禮俗繁雜,為了闡述的方便先談“喪”。死前為被死者凈身、穿壽衣(單數、腰間系藍色線、好多歲就備好多根線)后,進堂屋設座椅入座,落氣后鋪竹席置死者于席上,將火紙蓋于臉上,名曰“蓋臉紙”。燒錢紙,名曰 “倒頭紙”。點腳燈,燒鋪草。長孝戴孝帕向親友報喪(凡見長輩均要下跪),報告祭奠和安葬日期。在死者的階沿設靈堂、扎靈房,將死者入棺擺在堂屋正中,準備祭奠日期祭奠。
喪葬禁忌
停靈間禁忌貓兒進人堂屋,據傳說,怕貓驚尸。驚尸后尸體仰坐于竹席上,只有用金竹枝條的大掃把才能將死尸 推回原位。給死者穿衣禁忌5件,民間規矩為7件或9件。
喪俗
祭奠儀式是喪俗的核心內容:
客祭:由來客方參與的祭奠儀式。常為女婿對岳父岳母,外侄對舅父舅母等進行祭奠。也有至交好友祭奠的。來客進到孝家房門前,孝子均出門跪地迎接,特別是人主方(女的娘家長輩)來客的接待更為講究??椭鏖L輩常行其后,長孝跪地最前,來客均走進屋后,客主最后像佛摸頭似的說吉語,摸頭后主孝才能平身。而且按長孝依秩序平身返回。來客進屋稍稍休息后首先參靈,繞靈柩一周。若抬祭豬祭奠,一般在參靈后進行,由禮生主 持,官祿司進行。晚上半夜在靈堂開奠行祭,念祭文。祭文念結束總有一句“嗚呼!哀哉尚享! ”今人把“嗚呼”解釋為“嘆息”,其實“嗚呼”一詞源于土家族人稱遠古先祖“虎”為“于菟”,“于”讀;“烏”,“嗚呼”古作“于戲”,“于菟”急讀為“土”,呼喚死者(古老前人)之意。
堂祭:主祭方為宗族集體祭奠,一般為向本族德高望重的死者行祭。較為隆重的祭儀為現場殺祭豬行祭,民間又稱“血祭”。發孝帕戴孝后才由本族參祭者下跪由禮生念祭文。
家祭:由死者兒、孫參與的祭奠儀式。隆重一點的為“出堂三獻”(初獻、亞獻、終獻)和“對靈三獻”儀式。此儀式為沿于明清時代的一種祭奠儀式,極其繁雜,不作贅述。
在祭奠儀式進行之后進行通宵的孝歌孝戲演唱,是一種以“孝”為主要內容的民間文藝活動,直到天亮前送靈到墓地結束。 送靈,民間又稱“送喪”或“送葬”。送葬途中還有不少習俗過程。
墓地:臥龍寺公墓墓地是經陰陽先生選擇后定下的“陰宅”地,它與“陽宅”一樣重要,舊時民間非常信仰“陰陽宅”的吉利。墓坑挖掘有禁忌,只能當天挖成當天下葬,就是頭一天開挖的墓穴第二天下葬前還得象征性動挖,表示新穴。下葬前要用芝麻桿燒墓坑,放進靈柩后由陰陽先生按山向撥好字頭,用紙錢將棺木進行象征性的焚燒,名曰焚獻禮,然后才進行掩土儀式。掩土后燒靈坊、修墳(壘墳),還有燒七、剃頭留百期發、燒百期等習俗。
葬俗
即掩蓋靈柩方法的習俗。葬”字按說文解字講,上下為草,中間為死者尸體。按古人的解釋,在地上鋪上甘草,將死尸放在草上,再用甘草把死尸掩蓋起來為“葬”,“葬俗”就是掩藏死尸的習俗。
在巴山地區的葬俗中,古來以“土葬”為主,除土葬外也還有很多特色,臥佛山公墓,臥龍寺公墓,蓮花公墓,院山公墓以及具有研究價值的其他古老葬俗。巖穴葬:巴山人稱“塞干石巖”。此種葬俗巴山民間多用于小孩死亡,或極其貧困的疾病死亡者,將尸體裝入用六塊木板 釘制的木箱(火匣子)內,投入干石巖的縫穴中。
巴州興隆場鄉一醫生,生前在一巖穴中用石做了一把儒生大椅,巖門用石條封好,開一門。死前他穿好壽衣自己進入巖中, 坐在石椅上待死。死后將巖門用水泥封死。
吊棺葬:此種葬俗又稱“懸棺葬”。巴中市南江縣光霧山現還保存有此種葬俗。大規的吊喪巖上至今還有用四根鐵鏈將 棺材高吊在數百米見不到日月之光的懸崖上,上不沾天,下不著地,吹狂風時還微微蕩動。此種葬者多為大麻瘋病死者。
洞穴葬:把靈柩安放在古人開鑿,曾作為人居住的石穴 (蠻洞子)中,巴山人稱洞穴葬,考古學界稱為“漢墓”。
土葬:土葬習俗中又有若干葬法,但都是以土掩棺。由于土葬中對靈柩或者死者身份不同,又可分為:
墓坑葬:在土地上挖成長方形土坑,將棺材按地仙測好的朝向安放后,用泥土埋葬。
吊棺墓葬:在人未死之前修好的石墓穴中,用四只鐵鏈將棺材吊掛在墓穴內壁,不讓其著地,頂上用石板砌成拱形,上面再掩土埋成墳。
釘尸葬:常為道士、游司等以及兇死之人死后采取的一種葬 俗。將死尸停放在比人較大的一塊木板上,再將死者的頸、兩手、兩腳用五顆大鐵釘釘在木板上,不讓其動,后放入墓坑用泥土掩埋。60年代巴州區三星鄉張公廟村破墳造田時發現過此葬俗。
無頭尸葬:巴中在改土造田中曾發現此種葬法。在棺材中的尸骨架中無頭骨。此種葬俗應為死者的頭被敵方取走或“斬首示眾”的刑罰處死者。
軟尸葬:將死尸用爛竹席包卷后,用繩子捆好,不看陰宅,隨便選地,入坑掩土埋葬。此為最貧困之家或死于路邊的無主死尸之葬法。
火葬:“火葬”即火化為葬,將骨灰撒入山川、江河或供奉靈屋公墓之中?,F今某些地方實施的“火葬”,將骨灰盒葬入公共墓地或運回故鄉再葬,此習俗屬于“二次葬”,實為“土葬”。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