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清晨,陰霾已久的成都天空飄起了蒙蒙細雨,似在為一代大師哭泣送行。當日上午9時,雕塑泰斗葉毓山遺體告別儀式在雙流區殯葬改革服務中心舉行。細雨綿綿,哀思無限。來自全國各地的藝術界同仁、學生、親友俯首志哀,為葉老送上最后一程。
琴聲為伴
親友相依
清晨7點過,天還未亮,雙流殯葬服務中心就已經來了不少人。葉老的遺體靜靜地躺在菊花,百合,白玫瑰圍成的鮮花堆中,他的至親們趕來見老人最后一面。殯葬工作人員在外面忙碌著,門口的廣場上堆滿了數百個花圈,四周纏繞著白紗,蒙蒙細雨讓現場略顯悲涼。從各地趕來的悼念葉老的人們很快擠滿了大廳,后來的就站在門外等候,現場陸續來了上千人。
9點整,遺體告別儀式正式開始,悼念者們手握鮮花,神情肅穆地挨個和葉老告別,葉老的家人候立一側,向來賓致謝,輕輕的一個擁抱,淚水在臉上肆意流淌。
悼念大廳兩側,分掛著葉老生前好友為他書寫的挽聯,正中的大屏幕上,播放著葉老生前在工作室忙碌創作的影像,悠揚綿長的古琴聲在四周回蕩。琴聲為伴,親友相依,葉老平躺的臉龐如雕塑一般靜默,他用自己的身體,完成了生命的最后一件作品。
9點55分,眾人將葉老的遺體從鮮花叢中抬出,推上靈車,送往東郊殯儀館火化。從葉老去世開始,一直在忙著張羅葬禮的兒子葉洲抱著遺像,努力讓自己看上去很平靜,根本不愿意在眾人面前掉淚,而此時此刻,旁邊的女兒葉萍早已泣不成聲。蓮花公墓,蓮花公墓在哪,蓮花公墓黃龍溪,乘龍公墓
藝術家追思葉老
馬一平、孫振華、鄧樂等知名藝術家,紛紛來到告別儀式現場寄托哀思。從重慶趕來的現任川美院長龐茂琨手執一朵白玫瑰,輕輕地放在葉老身旁。“葉老師是個藝術家,身上有種浪漫氣質。”龐茂琨說,跟當時許多院校不同的是,葉毓山主政期間,為學生們提供了平等、自由的探索空間。“有些學校論資排輩,先把老師的作品送出去參展。他堅持提攜新人,誰的作品好就送誰,這才有了上世紀80年代的‘川美現象’。”
葉毓山的學生,四川美院中國畫系畢業的畫家陳榮將自己最近與葉老的合影描繪成畫作,追思老院長。
四川畫家邱笑秋含淚追憶往事,葉毓山“不拘一格降人才”。上世紀70年代末,葉毓山在川美主張“開門辦學”,大膽地在系統外選拔非科班出身的畫家走進美院講堂。“當時我在內江川劇團工作,由川美幾位教授推薦,居然成了葉院長的選拔對象。他派人專程到內江幫我辦理手續,不僅安排了我的工作和生活,還將我妻子的工作也一并安排。雖然后來因妻子的健康情況我未能赴渝上任,但之后每次見面,他總要反反復復說那句老話:‘笑秋,你真該來美院哦!’”
標簽:蓮花公墓 蓮花公墓在哪 蓮花公墓黃龍溪 乘龍公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