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大軍區都發來了唁電對孔權的辭世表示哀悼
發布時間:2018-11-17 00:00:00瀏覽量:
1935年2月,紅軍在長征中一渡赤水后,為了有利于進行運動戰,紅三軍團4個師縮編為4個團,12團團長謝嵩(1937年底,在赴延安匯報工作途中因車禍負重傷,翌年初在陜西綏德犧牲,時年35歲。)政委是鐘赤兵(開國中將),參謀長是孔權。
為了擺脫10多萬川軍的圍追堵截,中央決定回師貴州,二渡赤水,先奪婁山關,再占遵義城。這里是兵家必爭之地。貴州"督剿"總指揮王家烈的"雙槍兵"駐守在這里。中央把奪取婁山關的主攻任務交給了紅三軍團,彭德懷下令:"12團和13團為先鋒團。"兩個團奉命出發。經過10多天的長途跋涉,12團于2月26日晚到達離婁山關30里的桐梓縣城。
當時,12團面對的是王家烈的四個團,戰斗打得非常激烈,政委是赤兵,參謀長孔權都沖到了一線,結果,雙雙負傷。而且,兩個人的傷勢都是一樣的,都傷到了腿, 不過,孔權的傷相對于鐘赤兵,則稍輕一點。由于部隊要繼續轉移,組織上決定把鐘赤兵和孔權留下來,安排在老鄉家里療傷。當時,鐘赤兵才21歲,一聽要留下來,死活不干,甚至掏出手槍說,如果留下來,就自殺。
而參謀長孔權呢,比較老實,他說,服從組織安排。就這樣,鐘赤兵隨著部隊繼續長征,孔權被留在了一個地主家里養傷。這一養傷,孔權就與組織上失去了聯系。傷好后,他離開地主家,吃盡了苦,但沒能堅持進行游擊斗爭。之后,便消聲匿跡。解放后,他給時任解放軍副總參謀長的黃克誠寫信匯報自己的情況,請求分配工作。之后,被安排到遵義會議紀念館工作,雖然當過館長,但也只是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員,級別更是非常低。1988年11月,78歲的孔權因病去世,得到孔權去世的消息后,當時的七大軍區,都發來了唁電,對他的辭世,表示哀悼。
標簽: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