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守祖訓守墓不止:宋建彬成為了第14代仁壽虞公墓守墓人
發布時間:2019-12-26 18:52:45瀏覽量:
眉山市仁壽縣虞丞鄉丞相村,是仁壽縣的小山村,這里有南宋丞相、抗金名將虞允文的墓地。
3月18日,隨著清明的臨近,不少人前來祭拜,只要有人詢問,47歲的宋建彬就會精神十足地講訴著虞允文的故事,講述宋家守墓的故事,這些故事連同祖訓,也是其父宋克成從祖輩們手里接下來的。
1930年,宋克成出生在仁壽縣虞丞鄉一個普通小村里,17歲時,宋克成遵從家人意愿,成為南宋丞相、抗金名將虞允文的守墓人,至今已經70年。宋家守護虞允文墓已經800多年了,宋克成是第13代,6年前,他兒子47歲的宋建彬正式接過象征守墓人的刀、槍,成為宋家14代守墓人。
雖然接班成為宋家14代守墓人,但現實生活拮據而清苦,是在家守墓還是外出打工? 對宋建彬來說,曾是一個艱難的抉擇。
如今,在當地政府等各界努力下,宋建彬一家經濟問題被解決,宋建彬也不再外出打工,每天巡墓,他的心安定了下來:“我們是宋家的兒,我們子孫后代會一直把您墓地守著。”
接過父親的火藥槍
他成為了第14代守墓人
3月18日中午,吃過午飯,47歲的宋建彬就出了門,隨著清明的來臨,離家500米外虞允文墓地的游人也越來越多了,雖然當地文物部門已為墓地裝上監控,但宋建彬覺得,還是要人看著,穩當些。
清掃垃圾,給游人講解虞允文的事,查看墓地,宋建彬忙得喝水都顧不上。下午時分,游人漸去,山下炊煙升起,墓地四周恢復了寧靜,宋建彬點上一支煙,思緒隨煙霧飄起來。
6年前的那個午后,要是沒有那個決定,宋建彬或許也還在外面打工。他記得,那是2011年的4月5日,清明節。
那天,在外務工的宋建彬回到家,吃過午飯,就被80多歲的父親宋克成喊到了南宋丞相虞允文的墓前。
“我和你媽都老了,我們打算今天把槍和刀傳給你和媳婦。”宋克成一臉嚴肅地給宋健彬說著。
下午3時許,為虞允文墓清掃完畢后,宋克成和妻子李正南并排站在墓前,宋健彬跪在地上,雙手舉過頭頂,畢恭畢敬地從父親手中接過了那支銹跡斑斑的火藥槍。這支槍,宋克成已經扛了一生,“我們曾經用它對抗過盜墓賊,這是守墓人的信物。”宋克成說。
“現在起,你就是虞丞相墓的第14代守墓人了,你要吃得下苦,把墓守好。”簡單的儀式完成后,宋克成牽上狗帶著宋健彬,一邊圍著虞允文的墓地轉,一邊再三叮囑。宋健彬扛著槍,靜靜地跟在父親身后,一臉凝重。“丞相,請您放心,我是宋家的兒,我肯定會一直把您墓地守著。”當時說的話,當時的情形,宋建彬如今都覺得仿若昨日,他回憶,當時,父親突然說出這話時,自己沒有半分猶豫,下意識地點了點頭,仿佛這一切都是早已安排好。
家族世代守墓
父親一生只出過一次遠門
其實,宋建彬也知道,只要這一答應,就意味著余生將在丞相墓地旁度過,想再像之前那樣,天南地北地外出務工,在城里看著那些摩天大廈、商場的機會,將屈指可數了。
中國文明網資料顯示,虞允文(1110—1174),字彬甫,隆州仁壽縣(今四川仁壽縣)人。幼時聰明,7歲即能提筆作文。紹興二十四年(1154)中進士,先后出任彭州等地的地方官。世間允文允武,可比武侯者,非虞允文莫屬。
公元1161年,在采石(今屬安徽馬鞍山)發生了我國歷史上宋、金兩國長期對峙局面下一場大規模的水陸大戰。金國皇帝完顏亮經過長期謀劃,欲圖一舉滅亡南宋。就在南宋社稷危在旦夕之際,南宋抗戰派官員虞允文挺身而出,指揮不到兩萬人的宋軍與金兵決戰,以弱勝強,以少勝多,于采石江面大敗完顏亮,取得了輝煌勝利,在我國古代戰爭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
虞允文死后第四年(公元1178年),宋孝宗下詔,指派宋氏家族開始負責守墓。從那時起,宋家世世代代為虞允文守墓。其墓位于仁壽縣虞丞鄉丞相村,明代、清代曾先后三次維修,現存墓碑為光緒十九年重立,高2.3米,寬1.8米。
宋克成6歲時父親去世,從那時起母親就接替父親成了守墓人。
宋克成和其他幾個兄弟姐妹全是母親一手拉扯長大。20歲時他娶了小自己6歲的李正南。兩個哥哥先后到外地闖世界,他本來也打算出去見識見識,但重病在身的母親把宋克成夫婦叫到床邊說,“宋家守了幾百年的丞相墳,以后全靠你們了,你們要把墳看好。”
就這樣,宋克成放棄了外出的想法,夫婦倆從母親手中接過了看守陵墓的擔子,這一守就是幾十年。連北京的外孫結婚,他也沒去成。
宋克成唯一一次出遠門,是在2000年去河北看大女兒。在那里的一個星期,宋克成天天都心神不定,不是對暫替他守墓的兒子不放心,而是因盜墓賊猖狂而擔心。
也曾遭遇現實考驗
堅守祖訓守墓不止
宋氏不絕,守墓不止。這是宋氏家族的一句祖訓。
宋克成有1個兒子,5個女兒。2009年,宋克成把在外打工的兒子宋健彬留下,讓他繼續守墓。對此,憨厚的宋健彬面臨著現實的困惑:是外出打工掙錢讓家人生活得更好,還是接過父親守墓的槍?
宋克成陸陸續續給兒子說了四五次,宋健彬也沒有答應,這讓宋克成經常夜不能寐。
2011年,在宋克成勸說宋建彬的第5年,宋建彬成了14代守墓人。
宋建彬至今還記得第一天的守墓生活:早上7點就起床,開始掃地,掃完地,又給墓地除草。忙活到中午,下午睡個午覺,看看電視。這讓曾在外打工多年的他感覺不錯:“打工多累啊,守墓挺清閑的,有時間享受生活。”
但很快,日復一日的守墓生活就不再是舒服的享受。“掃墓幾分鐘就搞定,除草也不需要每天除”,每天除了看電視和睡覺,幾乎無事可干。宋建彬16歲就外出打工,去過廣東、福建,也算見了些世面。守墓生活似乎讓他有點難熬。同時,他也感到了經濟壓力。
在回家守墓的幾年里,經濟問題讓宋建彬時常糾結:“我是該遵循祖訓,委屈自己繼續守墓下去?還是遵循內心感受,出去打工過更好的生活?”
所幸,當地政府對文物保護非常重視,在當地政府等各界努力下,宋建彬一家經濟問題被解決,宋建彬也不再外出打工,每天巡墓,他的心安定了下來。
這讓快90歲的宋克成心里著實高興:“丞相(虞允文)是一個偉人,守墓看起來枯燥點,以后他(宋建彬)就會明白,他自己干的事情好光榮哦。”
這點,宋建彬可能沒有完全體會到,不過,他態度很堅定,我們宋家守護這座大墓,已經800多年了,這800年來宋家人就一直沒有離開過這座大墓,我們宋氏家族的誓言是:宋氏不絕,守墓不止,我們祖輩為了守墓都不為名利、不辭辛苦,現在,該我了。
成都商報客戶端記者 蔣麟 攝影報道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