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龕的書寫格式|碑文書寫格式|大小黃道格式
發布時間:2019-12-24 11:19:49瀏覽量:
墓碑,是碑文的一種。這類碑文是贊頌死者的,贊其人,不涉及成神顯靈等怪事。寫這類文章,往往溢美過譽。中國文學史上有兩個寫墓碑的大師,一個是漢朝的蔡邕,一個是唐朝的韓愈。蔡邕曾對盧子干、馬日碑說:"吾為天下碑文多矣,皆有慚容,唯郭有道無愧于色矣!"因為只有《郭泰碑》是頌當其人的,其它的碑文則都頌非其人,可見他作墓碑大多是對人溢美過譽的。韓愈撰《柳子厚墓志銘》,轉彎抹角地批評柳宗元參加王叔文改革集團一事。這批評雖然全是出于韓愈保守的個人偏見,很不持平,但是,作為碑文,他采用褒貶兼用的方法,打破只稱人之善、不稱人缺點的傳統做法,卻是值得提倡的??傊?,不管褒也罷,貶也罷,以不失實為貴,以公允持平為美。
墓碑的正面標名墓中人的姓名、立碑人及立碑時間。這種碑多是死者子孫所立。也有學生給老師、女婿給岳父岳母、夫給妻、妻給夫、朋友之間立墓碑的?,F將墓碑文中對亡靈的稱謂簡介如下:簡介死者生平碑文的墓碑。這種碑文一般包括姓名、籍貫、家世、經歷、著作、逝世年月、葬時葬地,最后是銘文,多為韻文,三言、四言、五言、七言或騷體都行。大多數是死者后代請托別人撰寫的。如韓愈的《柳子厚墓志銘》。也有介紹死者介紹得更簡單的碑文和簡短的墓志銘。顯祖考某某太府君之靈(對祖父)顯祖妣某某太夫人。
墓碑通常有抬頭、正文、落款三部分組成。
1、抬頭
抬頭主要寫死者的生前職務、職業等,有的也可以省去不寫。
2、正文
正文主要寫明立碑者對死者的稱謂及死者的姓名。如“先考王君××大人之墓”。
3、落款
落款寫明立碑人的身份、姓名。立碑時間可寫可不寫。
碑文的字數是有講究的,不是任何字數都可以。需要合黃道。例如我們當地是合大黃道,碑文的字數按大黃道的那兩句詩輪回循環,然后最后一個字應能對應上那兩句詩"道遠幾時通達 路遙何日還鄉"的“走之旁”的字,如“道、遠、通、達、遙、還”這幾個字都是“走之旁”。那么碑文的最后一個字對應的就應該是這其中的這幾個字。如:“顯考*公**老大人之墓”,字數是十一個字,那么在大黃道中第十一個字為“還”字,這就能對應上了,如果按照“顯妣*母*老孺人之墓”來寫的話則只有十個字,在大黃道中對應的第十個字是個“日”字,“日”字不是“走之旁”,則該碑文格式不對,可以在前面加上個“故”字,以此對應“走之旁”的“還”字,因此碑文為11個字,能對的上大黃道“走之旁”的字數還可以是“一個字、兩個字、五個字、六個字、八個字、十一個字”,如果碑文字數要比這兩句12字的詩文長的話,則循環該詩句后再對應“走之旁”的字,如“十三個字的碑文”循環對應的是“道”字,"十四個字的碑文"循環對應的是“遠”字,"十七個字的碑文"循環對應的是“通”字,,"十八個字的碑文"循環對應的是“達”字,如此類推即可。
合小黃道的格式則是碑文字數輪回循環對應“生”字,如“六個字”碑文,“生老病死苦”輪回循環的第六個字就是“生”字,那么輪回循環的“第十一個字”也是“生”字,如“生老病死苦生老病死苦生”,則十一個字的碑文在小黃道中是符合格式的。
神龕的書寫格式
民間神龕中都置有“天地位”牌子,她既是中國傳統社會中無形的精神信仰,也是有形的具有象征意義的符號。舊時,民間神龕上是“天地君”。她的產生尚無定論,一般認為發端于《國語》,西漢時已頗為流行。東漢時,《太平經》中最早出現“天地君父”的說法。北宋初期,“天地君”的表達方式已經正式出現。明朝后,她已在民間廣為流行。據記載,清雍正初年,第一次以帝王和國家的名義,確定“天地君”次序,并對其進行詮釋。從此,“天地君親師”就風行為全國的祭祀對象。民國時期“天地君親師”又衍變出“天地”和“天地圣”。 當今民間普遍采用“天地”。寫“天地位”六個字是很有講究的。拼棄那些趨炎附勢、牽強附會的說法;首先,只用繁體而不用簡體,因為古時有
簡化字,習俗遺留下來只用繁體字。其次,各個字有其特定的書法要求,即“天”大、“地”不分家、“”無缺口、“”不見目、“”不帶刀、“位”要正。再次,不可草書,神龕位置廳堂上席,屬莊重之處,書寫定當正規,切不可了草。
“天”,上橫要短而輕,下邊要書寫粗實有力,突“大” 字。讓人一眼看去,“天”字象“大”字,它含著“天大”之意。“天”字排第一,一說是指天子皇權至上;另一說是指天理法度高于一切;說法不同,但都指向一個共同點,天代表至高無上,神圣不可侵犯。
“地”,它的書寫要求是“土”“也”不分開,要連在一起,稱之為“地不分家”。地為萬事萬物之基,根基要牢穩,自然土也不能分離,方稱地利。
“”, 它的書寫有兩點要求:其一,用繁體不用簡體,含意是繁體字囗里筆劃多,國家不怕財富多,只怕窮財富少,所以不用簡劃字。其二,囗字四邊不能有缺口,寓意國度邊牢固,有缺
口外敵就會入侵。“無缺口”之說就是這個理。
“”,它的要求很簡單,就是“不見目”。“” 字右邊的“”字,上半部的“目”四周不能封閉無縫,要留縫缺。它的含
義帶有一些迷信色彩,目字直接含義指眼睛,目字四周無縫隙,說明眼目不開成瞎子。要求“不目”,誰違反了誰家下-代要出瞎子。這只是相傳之說,并無宣揚迷信之意。
“”,它有點特別,左半部頂上不能有“丿”(撇),這“丿”象刀,小人門帶刀;為者授業傳人,是正人君子,不能象小人那樣出門帶刀。民間有“不帶刀”之說。
“位”,它的基本要求,用正楷寫正當。其含意是上列五者之位正當,天下太平穩當。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還看過: